1. 首页
  2. 新闻中心
  3. 行业资讯
  4. 内容

酒啊酒,除了孙思邈点赞,炎帝神农也和它有关

作者:创始人 日期:2020-02-05 人气:310

原创 特约撰稿人 刘鹏 华夏酒报

本次疫情发生之后,华夏酒报微信公众号和中国酒业新闻网于2020年1月31日发表了对于中医学者、烟台大学硕士生导师孙波教授的专访报道,孙教授重提千年前药王孙思邈对酒“一人饮,全家无疫;一家饮,一里无疫”的重要评价在中国酒行业引起强烈反响,不啻为疫情之下的中国酒业打了一剂强心针。借此趋势,笔者在这里从中国古文化角度来深度剖析“一人饮酒,全家无疫”的重大意义。

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:“酒是粮食精”。用粮食酿造的中国白酒,正是从五谷杂粮中提取出来的精华,酒不仅仅是酒,更是具备滋补药性的一类特殊饮品。

中国的白酒在自然发酵过程中,吸天地之灵气,融日月之精华,与自然之气融为一体。中国的酒除了水和乙醇的基本构成,含有超过2000种以上的各类化合物,是多风味物质和多活性物质的复杂构成,具备独特的协调功能和滋养功效。秋补冬藏,春调夏释,中国白酒在纷扰四季都是人们健康滋补和调养身体的最佳饮品。

药酒同源,故沙绛账旧青毡,药酒疏导引醉眠。

《易·系辞》载:“神农氏作,斫木为梠,楺木为耒,耒梠之利,以教天下。”在公元前4000多年左右(神农氏),在农耕方面,炎帝这个大拿不仅发明了农具,还发明陶器。既然,有了酿酒的粮食,有了盛水和酿酒的陶器,华夏先民在刀耕火种和观猿造酒之余,于是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原始的酒品。关于神农酿酒,《太平御览》亦载:‘神农耕而作陶’,陶以盛酒。”确切说明了炎帝神农与酒的关系。

因此,国内知名学者一致认为炎帝是中国酒文化的奠基人,这一点更加有力的佐证了湖南的酿酒历史源远流长。

炎帝这个人挺有意思的,不仅跟茶有关系(神农氏尝百草以“荼”解毒),跟药有关系,跟酒也有关系。

由此看来,中国的茶文化、酒文化和药文化,以及饮食文化都是同根同源的。

药酒,顾名思义就是指酒与中药相配而制成的。

药酒通常是把药物或食物按照一定比例系数侵泡在白酒、黄酒、米酒中,最多用的是白酒,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于酒中,经过一段时间后去掉药渣所得的口服酒剂,也有一些药酒是通过发酵等方法制得的。

酒与中药材结合可以增强药力,既能防治疾病,又可用于病后的辅助治疗。

在传统的中医理念中,其实酒本身就是药,酒与中药结合可使某些药物更迅速的发挥药效,这就使酒与药有机的结合起来,从而形成完整的药酒方。

用中药泡酒治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,时至今日,药酒仍在广泛使用。古代医生治病时,为了使药物发挥更好的疗效,通常会借助酒来增强药力,可以说药酒的起源与酒的产生是不可分开的。《说文解字》记载:“医,治病工也。……医之性然得酒而使。”即治病离不开酒。

根据考证,我国最早的药酒酿制方是在1973年湖南省马王堆出土的帛书《养生方》和《杂疗方》中。

从《养生方》的现存文字中可以辨识的药酒方共有6个:

1、用麦冬配合秫米等配置的药酒;

2、用黎米、稻米等制成的药酒;

3、用美酒和麦X(不详何药)等制成的药酒;

4、用石膏、蒿本、牛膝等药酿制的药酒;

5、用漆和乌喙(乌头)等药物酿制的药酒;

6、用漆、节(玉竹)、黎、稻、乌喙等配置的药酒。

《杂疗方》中酿制的药酒有1方,即用智(何物不详)和辟荔根等药放入甄(古代一种炊事用蒸器)内制成×(不详何字)酒。

虽然药酒的功效一直被质疑或冲击,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

自先秦及汉代,至汉唐明清至今,药酒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物资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长盛不衰,亦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其实用性和有效性。

1972年,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出3座西汉墓葬,出土了3000多件随葬品,内容丰富多彩,有帛书、帛画、古方、印章、服饰、漆器、乐器、兵器、陶器、食品、香料等。其中T形帛画、素纱禅衣、《彗星图》、《导引图》等闻名于世,更有一具保存完好的西汉古尸(“辛追”夫人)。

长沙马王堆汉墓及其随葬品对于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、文化、医疗和防腐技术,具有重要历史价值。对于中国酒文化探索来说,马王堆的最大意义在于挖掘出了西汉文物珍品——公元2000多年前西汉医药帛书所载秘方整理而成的“西汉古酒秘方”。

竹简《养身方》第95简载:“食松柏,饮走兽泉黄,可以却老复壮,宁泽有光”。

西汉古酒秘方不仅记载有松果、柏仁,而且含有鹿茸、蛤蚧、狗鞭、黄精、枸杞、党参等多种名贵中药材。更是指出适量饮酒具有益精填髓、养生驻颜的功效。让清阳之气上升,浊阴之气下降,驱邪扶正,阴阳平衡。

说明早在西汉时代,人们已经认识到通过酒力引导,促进药力提升,迅速增强人体免疫力,重建机体保护屏障,通过补肾益脾,“系统、辨证、综合”统调脏腑,激发活力,提高肾脏细胞活性,生精、填精、固精,聚精、强脾健胃。

通过酒力引导,针对脏腑,清除、修补、保护同步进行,六大系统同调同养,远离各种大病、重病、疑病、难病,更是病后、术后、人体久虚不愈的强身良方。对于腰酸疲乏、阳痿早泄、夜尿频急、前列腺增生等男性早衰症,以及女性阴冷无趣、手足冰凉、卵巢退化,容颜早衰,提高免疫能力均有独特功效。

目前传世的最早酿酒著作,是北魏时代,寿光人贾思勰写过一部划时代的农学著作《齐民要术》,《齐民要术》卷七记载了当时酿酒工艺技术。

而《齐民要术》中的酒篇章,这是我们了解北朝之前中国酿酒模式与酿酒工艺的最基本的依据,这也是目前所保留下来的唐朝以前最系统、最完整的一部古代酿酒著述。

《齐民要术》在论述酿酒程序时,将酒的酿造分为制曲和造酒两大部分。书中之所以特别突出制曲程序,是因为当时北方酿酒,格外注重曲的应用及效果。

我们现在知道,酿酒首先需将谷物的大分子淀粉物质转变成小分子单糖或寡糖,然后通过酒化作用再将糖转变为酒,淀粉的糖化过程是在曲中含有淀粉水解酶的微生物作用下完成的。古人虽不能科学地解释这种变化,也无法对曲料中所含营养成分进行测试,但他们已经凭借经验来掌握制曲的工艺和方法,保证酒曲的功效。

制曲中加入药材,是中国制曲工艺的一大特色。《齐民要术》对此曾着重记述,如大州白堕方饼法加桑叶、胡葈叶和艾叶为曲药,制作白醪曲时需煮胡葈汤,其中河东神曲方加入的药材最多,有桑叶、苍耳、艾叶、茱萸(或野蓼)。胡葈即“苍耳”,其叶用作曲药。这也是中国白酒具备药性的重要佐证。

元忽思慧所撰《饮膳正要·饮酒避忌》中说:"少饮尤佳,多饮伤神损寿。易本性其毒甚也。醉饮过度,丧生之源。饮酒不欲使多,知其过多,速吐之为佳。不尔,成痰疾。醉勿酩酊大醉,即终身为病不除。酒不可久饮,恐腐肠胃,溃髓蒸筋。醉不可当风卧,生风疾;醉不可令人扇,生偏枯;醉不可露卧,生冷痹;醉不可接房事,小者面生黑干、咳嗽,大者伤脏澼痔疾;醉不可饮冷浆水,失声成尸噎;醉不可澡浴,多生眼目之疾。"

该著还记述了泡制药酒的方法:"虎骨酒:以酥灸虎骨捣碎酿酒,治骨节疼痛风疰冷痹痛;枸杞酒:以甘州枸杞依法酿酒,补虚弱长肌肉,益精气,去冷风,壮阳道;地黄酒:以地黄绞汁酿酒,治虚弱,壮盘骨,通血脉、治腹内痛;羊羔酒:依法作酒,大补益人;阿剌吉酒(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解释说,烧酒亦称阿剌吉酒):味甘辣,大热大毒,主消冷,坚积,去寒气。用好酒蒸熬取露成阿剌吉酒。"

这里重点提一提“炮制颇繁重人工,品味之贵在物力”的虎骨酒,虎骨酒是酒又不是酒,它是药。

以虎骨制酒借以治病,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。《本草纲目》二十五卷:有“虎骨酒,治臂胫痛”还有“制邪气、杀鬼毒、治恶疮鼠瘘”。

就是说,虎骨具有显著的抗炎、追风、镇痛、健骨等功效,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、风湿及骨伤、恶疮等等。尤其对风湿关节炎患者,虎骨酒的疗效最佳,几可除根。

中国是虎的原产国,老虎在中国广大地区都有分布。所以历史上中国各地制作虎骨酒的药店很多,其中最有名的是北京同仁堂,其制作的虎骨酒位列同仁堂传统十大名药之间。

这次引起酒界再度关注的是,早在千年前,唐代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作者,被后世誉为“药王”的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就将酒评价为:“一人饮,全家无疫;一家饮,一里无疫。”

历代中医都认为,“酒为百药之长”,对其本身的药用价值、以及以其制备药酒而使药力大增的作用倍加推崇。

神秘医书《五杂俎》为明代谢肇淛撰。肇淛,字在杭,福州长乐人,万历进士,累迁工部郎中,博学能诗文。他在《五杂俎·物部三》中,对酒作了大量论述。

他说:“酒者扶衰养疾之具,破愁佐药之物,非可以常用也。酒入则舌出,舌出则身弃,可不戒哉?人不饮酒,便有数分地位。志识不昏,一也;不废时失事,二也;不失言败度,三也。余常见醇谨之士,酒后变为狂妄,勤渠力作,因醉失其职业者,众矣,况于丑态备极,为妻孥所姗笑,亲识所畏恶者哉?”

明代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,在其所著的《本草纲目》中亦对酒(药酒)作了大量记述。

他说:“按许氏说文云:酒,就也。所以就人之善恶也。一说:酒字篆文,象酒在卣中之状。饮膳标题云:酒之清者曰酿,浊者曰盎;厚曰淳,薄曰醨;重酿曰酎,一宿曰醴;美曰醑,未榨曰醅;红曰醽,绿曰缇,白曰酉差。"酒能"行药势,杀百邪恶毒气,通血脉,厚肠胃,润皮肤,散温气,消忧发怒,宣言畅意,养脾气,扶肝,除风下气,解马肉、桐油毒,丹石发动诸病,热饮之甚良。”

“酒又分米酒、糟底酒、老酒、春酒、社坛余胙酒、糟笋节中酒、东阳酒"等等。对米酒又记述说:“酒,天地之美绿也。少饮则和血行气,壮神御寒,消愁遣兴;痛饮则伤神耗血,损胃亡精,生痰动火。酒后食芥及辣物,缓人筋骨。酒后饮茶,伤肾脏,腰脚重坠,膀胱冷痛,兼患痰饮水肿、消渴挛痛之疾。一切毒药,因酒得者难治。又酒得咸而解者,水制火也,酒性上而咸润下也。又畏积惧、葛花、赤豆花、绿石粉者,寒胜热也。”

李时珍对烧酒(后世称“白酒”)另立一项,专作论述。

早在唐朝(公元618—907年),李白、杜甫等诗人们经常在他们的作品中提到了一种叫“烧酒”的酒类,烧酒的蒸馏技术和成分可能与白酒相似,但我们无法确定。

唐代在周代以来探索酒中所含酒精浓度的基础上,用“蒸馏法”制出烧酒,这是酿酒史上的又一个飞跃。从白居易《荔枝楼对酒》诗中描述的“荔枝新熟鸣冠色,烧酒初开琥珀香”的诗句来看,这里所说的烧酒是一种红色的酒。故此后来的李时珍否认了烧酒发明于唐代的说法,认为“烧酒非古法也,自元时始创上法。”

一个可追溯到公元982年的宋代文本描述了一种使用小麦和大麦的蒸馏方法,这种方法也非常类似于现代制作白酒的方法。

烧酒,又称火酒、阿剌吉酒。他说:“烧酒非古法也。自元时始创其法,用浓酒和糟入普瓦,蒸令气上,用器承取滴露。凡酸坏之酒,皆可蒸烧。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大麦蒸熟,以普瓦蒸取。其清如水,味极浓烈,盖酒露也。辛、甘、大热、有大毒。过饮败胃伤胆,丧心损寿,甚则黑肠腐胃而死。与姜、蒜同食,令人生痔。盐、冷水、绿豆粉解其毒。”

烧酒主治:“消冷积寒气,燥湿痰,开郁结,止水泄,治霍乱疟疾噎膈,心腹冷痛,阴毒欲死,杀虫辟瘴,利小便,坚大便,洗赤目肿痛,有效。"烧酒,纯阳毒物也。面有细花者为真。与火同性,得火即燃,同乎焰消。北人四时饮之,南人止暑月饮之。”(《本草纲目》谷部第二十五卷·烧酒)

《本草纲目》在酒的附方栏中记述了十六个附方。例如在附方中记述:“惊怖卒死,温酒灌之即醒;蛇咬成疮,暖酒淋洗疮上,日三次;产后血闷,清酒一升,和生地黄汁煎服;丈夫脚冷,不随,不能行者,用淳酒三斗,水三斗,入瓮中,灰火温之,渍脚至膝。常着灰火,勿令冷,三日止。”

李时珍又在该目的“附诸药酒方"中,详细记述了69种药酒方。例如:女贞皮酒、天门冬酒、地黄酒、当归酒、菖蒲酒、人参酒、菊花酒、麻仁酒、虎骨酒、鹿茸酒、蝮蛇酒、五加皮酒、白杨皮酒、愈疟酒、屠苏酒等。

对上述各种药酒的功能、治法,记述颇详。例如:“愈疟酒:治诸疟疾,频频温而饮之;屠苏酒:元旦饮之,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;五加皮酒:去一切风湿瘘痹,壮筋骨,填精髓。用五加皮洗刮去骨煎汁,和米酿成,饮之;白杨皮酒:治风毒脚气,腹中痰痹如石。以白杨皮切片,浸酒起饮。蝮蛇酒:治恶疮诸瘘,恶风顽痹癫疾。取活蝮蛇一条,同淳酒一斗,封埋马溺之处,周年取出,蛇已消化,每服数杯,当身体习习而愈之。”

由此看出,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,对酒的研究是如此的深透,又能看出酒在药物中的重要地位,酒首为药,其次方为日常饮品。

酒本是祭祀神明的圣物,是五谷的浓缩,是四季的精华,古人用酒待客,显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。白酒在人民生活中有特殊的地位,无论是喜庆丰收、欢度佳节、婚丧嫁娶、迎宾宴友还是医药保健等都离不开酒。而消耗量最大,且经济实惠的都要数白酒。

我国的一些行业的作业工人、农民、高寒地区的牧民、居民对白酒具有某种职业需要和生活需求。适量的饮用可以振奋情绪、促进血液循环。

白酒又有杀菌、去腥、防腐作用,用于医药源远流长,就与历代文人有不解之缘,“李白斗酒诗百篇”,饮酒成为助长文思的一种方式,无论是王羲之的醉写“兰亭序”还是武松醉打猛虎,都可看到酒与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息息相关。

让我们认识一下白酒的营养成分:

对白酒的认识,好像就只有酒精和水。其实通过现代分析检测技术,在中国白酒中已检出的微量成分达2000余种(包含醇、酸、酯、醛、酮、酚、微量元素等),这其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超过160种。

因此,疫情正盛,适量地饮用白酒,吸取来自大自然的酿造精华,对人身体的调节和滋补非常有利,而杭州、山东等各地政府通报对于“加强营养摄入,可适当补充维生素,可适量饮酒”的高度肯定正是说明了这一点。

认识下适量饮酒的好处:

01开胃消食

在进餐的同时,饮用少量的白酒,能够增进食欲,促进食物的消化,当然过多饮用会导致肠胃不适。

除此之外,白酒也是很好的烹饪调味品,有很好的去腥、除腻、消苦、减酸、增香等效果。

02维护心脏健康

心脏病是身体头号杀手,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人因为心脏病而丧命。

但大量的研究表明,适度饮酒,包括啤酒,可降低患心脏病的危险。

在2006年的研究中,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和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,在生活方式中健康的男性中,适度饮酒者比禁酒者的心脏病发作的风险,降低了40%-60%。

03消除疲劳和紧张

少量饮用白酒,通过酒精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的作用,起到缓解疲惫,松弛神经的功效。 白酒能够刺激血液循环,饮用者的身心会处于比较松弛的状态,少量饮用后会倍感轻松。

但不要过量饮用,那会使我们的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抑制,严重时还会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。

04舒筋活血

白酒具有舒筋通络、活血化淤的功效。 这一功效早已在我国民间得到了普遍的应用。

跌打损伤后,人们常习惯用白酒来按摩患处,能舒筋活血,消除疼痛。 对于某些由于寒、湿所导致的关节疼痛患者,可以用白酒对关节进行揉搓,疗效甚佳。

如果手脚因为长途行走或劳动摩擦起泡,临睡前可以把白酒涂于患处,次日晨可去泡。

05促进新陈代谢

白酒对于含有较多的酒精成分,且热量较高,因而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,对全身皮肤起到一定良性的刺激作用,从而还可以达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。

这种良性的刺激作用还能作用于神经传导,从而对于全身血液都能有一定良好的贯通作用。

06驱除寒冷

白酒的驱寒作用,连古人都有了明确的认识。 白酒含有大量的热量,饮入人体后,这些热量会迅速被人体吸收。 一般来讲,每1毫升白酒就能产生7千卡的热量。

白酒也能用于泡足。 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和经络分布,泡足时加入一点白酒,不仅能疏通人体经络,驱寒保暖,还能消菌杀毒,减少脚酸脚麻风湿等毛病以及预防关节炎。

07降低糖尿病风险


研究显示,糖尿病人中度饮酒也能减少最大的杀手——冠心病发作的风险。 研究还表明: 这可能是因为,饮酒会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或消炎作用。

美酒虽好,温克醉美。日常饮食,可以助兴;滋补调养,助药疏导。与其相交,适度可怡情,过度却伤身。悲时能以忘忧,喜时可以助兴,有如扫愁帚,有如钓诗钩。具有激发灵感的魔力,是情感发酵的催化剂。除忧来喜是欢伯,乐极生悲成狂药。饮食有节,饮酒有度,方为健康良药。

注: 作者 系高级工程师,国家一级品酒师,自由酒评人,白酒分析师,自由撰稿人,著名美酒收藏家,湖南省酒业协会常务理事,中国酒类行业协会联盟常务理事,湖南省首届“湘酒记忆·醉美湖南”陈年老酒文化展暨湘酒文化论坛发起人,曾任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/价格评估委员会/文化委员会委员。

来源:凤凰网酒业

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?

00